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 IT产经 > 正文

联合可研报告摘录与解读

发布时间:2012-09-30 16:34:28  来源:互联网

  报告

  中国、韩国和日本多次强调加强产业合作的重要性,在未来的中日韩FTA框架下,三国在产业合作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力。

  中国和日本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合作,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产业合作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对话与合作机制,中日两国在加强信息通信技术和其他产业合作方面达成了共识。中国和韩国也在产业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韩国—中国经济贸易合作的远景联合研究报告》对信息技术、电信、金融、能源等23个产业领域的具体合作方向进行了描述,中韩两国已经在科学技术、环境、渔业和其他产业领域签署了双边协定或备忘录,考虑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IT产业的合作已成为双边产业合作的优先领域。

  中日韩三国未来十年将在信息、电信、文化产业和其他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因此,未来的中日韩FTA将提供各种各样的产业合作机会。为了提高合作效率,并创造一个透明的政策环境,三国应促进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沟通,并在重点领域的产业合作方面加强政策和信息共享。三国还应该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并扩大在科技领域合作。通过密切的产业合作,三国能够更好地明确本国在全球产业结构中的角色定位,提高经济一体化程度。三国政府还可以通过为工商界解决实际困难的方式营造更加良好的商业环境,从而促进三国之间的产业合作。(摘自“其他问题:产业合作”)

  解读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实现商品自由流通,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三国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三国在生产要素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在产业结构上的互补性,实现优势互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深化三国产业间和产业内专业化分工,有效挖掘产业合作潜力。对日本、韩国而言,其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信息产业发达,而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发达,在经济结构上三国有着非常高的互补性。另一方面,三国均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自贸区的建立,通过三国间的竞争合作,可以为各自国内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为三国间的产业合作开辟了广阔空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此,三国均高度重视国家间的产业合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中日间已在节能环保、信息通讯标准化等领域进行合作研究和信息交流。例如,中日两国已签署了100多个节能环保合作项目,日本川崎重工与我国海螺集团合作的节能环保项目,可以有效降低水泥生产综合电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中国国家发改委与日本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共同发起,在北京实施验证的中日智能交通示范合作项目,能够接收高精度的交通信息,显示最佳路径,以避开拥堵路段,缩短路程时间,同时也能够为节能驾驶提供有益建议。中韩产业合作的领域更为宽广,涉及信息技术、电信、金融、能源等领域,其中信息产业合作发展迅速。例如2008年中韩建立了游戏产业合作协调机制,整合两国在政府、企业、行业、学校等方面的资源,共同推进游戏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未来三国间的产业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拓宽,特别是新技术领域的合作有望加强。原因在于三国均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设备、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等产业。这种产业内水平式、创造性的合作将是三国今后产业合作的重点领域。三国在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协调选定并推进新兴产业中一批示范项目,促进共同研发水平的提高。对于政府而言,要创造一个透明的政策环境,制定有效的产业促进政策。政策与信息共享可以通过政府“搭台”的方式,邀请三国企业参加,举办产业合作交流会、新技术信息交流会、资源合作论坛等,为三国企业提供较为 备的市场信息。同时,为了合作交流的顺畅,政府应创造便利的合作条件,譬如在人员往来、企业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对于青岛市而言,与日韩空间地缘的便利、气候的相似成为与日韩进行产业合作的“天然”优势。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韩企业在青岛集聚,青岛已成为日韩对我国投资的首选地,产业合作由来已久。但这种产业合作多为“垂直型”合作,日韩企业利用中国的优势资源,生产我国市场需要的产品。今后的产业合作应向“水平型”转变,三方企业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同步推向市场。具体而言,在产业合作方面,青岛市可以从三个方面切入。一是选定日韩两国与青岛市在城市整体实力、产业结构等方面接近的城市,由政府间签订合作协议,进行全方位合作。例如,城市间选定产业合作项目,组织企业实施,政府提供跟踪式服务,确保合作顺畅。二是加快青岛西海岸中日产业园和中韩产业园的建设,积极承接日本韩国高端技术、高端产业转移,重点引进日韩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海洋运输等领域的高端项目,加快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形成具有引领作用的中日韩产业合作高地。三是鼓励青岛市企业“走出去”,加大对日韩投资,主动与日韩企业合作,充分利用日韩的先进技术、设备、工艺、经验和管理人才等优势,在技术研发、企业管理等方面向日韩企业学习,加快自身成长,以提高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解读人:青岛科技大学李勋来教授)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首页
Copyright © 2012-2020 http://www.it3652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2685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