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内容之外的恶斗 互联网入口争夺胜负难料

发布时间:2012-08-22 17:53:35  来源:互联网
  第1页:互联网络:网络经济整体规模还在增长
  作为一名准90后,笔者身在这个即将被00后接手的时代倍感压力山大,一张张撕掉的日历告诉我们时间不会为任何人而停留,紧张的生活节奏让我们变得慵懒并开始习惯快餐式的消费。就像家里厕所的卫生纸快要用完了,我会习惯性得打开Hao123网址导航网站,点击京东商城的连接,载入完毕之后突然间发现了在首页上有苹果牌平板电脑的推荐广告,于是大脑告诉我应该去中关村在线网站看一眼它的评测,再翻到文章的最后一页时,评测视频前20秒的广告让我深深的迷上了大众最新推出的新款车型,于是笔者便决定下午去4S店转一转。。。
  可能笔者在上面一段文字中发散的思维让有些读者找不着北,其实我想说如今的互联网就是这样,火急火燎的消费者开始被互联网络巨头们伪装好的路标牵着鼻子走,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技术因为没有时间去了解,从而导致仅需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忽悠水平就可以让人们心甘情愿的为其买单。

  另外与其去多花点时间看看评测文章或者说是实际体验一下,网友们更愿意相信微博上不知真假的评论以及百度知道上可能仅仅是为了骗取积分的答案,不得不说现在的消费者是缺乏理智的,仿佛就像墙头草一般很容易被舆论所导向,而这对身处Web2.0时代的企业们来说是它们最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从众心理加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人们每天都会在搜索引擎上敲入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流行语,以免被朋友称为“OUTMAN”。还会乐此不疲的在社交网络上翻看着一条条的新鲜事来弥补空虚寂寞的内心世界。
  当然给自己找乐子排解心中的不快这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在一些IT企业开始图谋互联网络这块蛋糕的时候曾经美好的东西就总是看上去不那么自然了。有人说谈钱伤感情,但这并不是钱的错,为了生存它们只能这么做,无非就是手段有些不太科学罢了。

  以中国为例,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网络经济整体规模达943.4亿元,同比上升66.1%,环比上升22.5%。在全世界经济状况整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无论是对比去年同期还是对比上一季度,中国互联网行业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不许做过多的市场调查,相信投资人们都清楚互联网行业是个赚钱的聚宝盆。

  然而,互联网行业中企业的营收多少会跟其影响的用户数呈正相关的关系,有能力聚拢大量的用户在自己旗下也就更容易在他们身上刮下更多的财富。在这些互联网企业中,超过四分之三涉足网络广告和网络游戏行业,短期内这两个行业也是互联网企业应收的主要来源。
  很明显广告是互联网络这个圈子内最能带来收入的内容。而广告行业最看重的就是它能影响到人群数量。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现有的网民数量高达5.5亿人,这样庞大的基数随便乘以任何一个数字都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所以抢占足够多的互联网络入口变成了这些企业重中之重的内容。
  第2页:稳扎稳打:面向广泛市场抓住用户脉搏
  面对不断扩张的市场,如何去抢占这些看似有限其实无限的人肉资源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是首先要做的事情。在笔者看来要想做好这件事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内容下手,二是从方式下手。由于互联网本身就是以海量资源为依托的,在目前看来内容就是组成整个互联网络世界的根基,而使用怎样的方式将网友引导过来并去消费这些内容才是当下最值得讨论的问题。
  市场看上去很大但局很小是这个圈子里的现状,想想我们平时经常使用的那些网络服务能够张口就报上名来的其实并不多。所以在这个小世界里只有有钱人才能玩得起,而当这些剩下来的精英们走向光明顶的时候,它们之间的过招则要消耗更多的人力与财力,而最终这些都要转嫁到网友们身上。
  这些互联网巨鳄视互联网入口为生命,它所能影响的用户数便是像甲方抬高推广报价的资本,所以想做真正的巨头从入口上做文章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作为用户进入互联网的最大入口,搜索引擎的地位首屈一指,并且网络作为探索世界的工具,我们的“无知”使得人们对搜索引擎的需求是刚性的,而由搜索引擎所带来的利益链条有多庞杂可以去问问谷歌与百度。
  ■层层外扒从根源下手
  作为成功的教材笔者今天不想去谈什么谷歌与百度,鉴于对强者与生俱来的反感我更喜欢那些后起之秀的成长故事,并以此来激励自己。今天的主角是已经拿下国内接近10%搜索市场份额,超越搜狗,成为国内第二大搜索引擎的360公司,注意不是360Buy是奇虎360,它的成长与互联网络的发展息息相关,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笔者才把它拎出来说事儿。

  寄宿于360安全网址的搜索引擎(图片来自网络)
  从2005年公司创立以来,潜伏多年的它终于修成正果拿下了so.360.cn的域名,并在5天之内爬到了国内搜索市场第二位的位置,其中被它甩在身后的不乏在这个领域里摸爬滚打了多年却依旧只有个位数份额的大公司。虽然有些网友像360的竞争对手一样讨厌这家企业,但是它对互联网络入口的执着以及它的营销推广方式值得学习。

  奇虎360搜索引擎起步上升速度很快
  或许有人直到今天才知道360推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并且可能是偶然才得知的这一消息,但是对于360来说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却不是偶然。从360公司的现任董事长周鸿祎的创业经历就能看到这家公司为了今天的搜索引擎做了多少铺垫。
  ·第一重:控制网站地址的输入
  从最开始的“3721”中文网址起家,周鸿祎的创业起点定在了遥远的1998年,那时他就已经找到了用户接入互联网的突破口——网址,对于当时的用户来说访问互联网的主要途径就是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敲入一长串的字母,回车之后才能打开我们想要进入的网站。如此繁琐的步骤促成了3721中文网址的诞生,简化操作同时还能省去背记网址的烦恼,周鸿祎第一次控制了国内的互联网。

  被定义为流氓软件的雅虎助手(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重:提起网络安全的概念
  再被雅虎收购之后,3721的作者周鸿祎成了雅虎中国的总裁,经过二次开发的“3721实名网址”演变成了后来的“雅虎助手”。然而它的出现也催生出了一个IT领域的新名词——流氓软件,欺骗网民安装,然后锁定注册表使其无法卸载,雅虎助手被网友们称为流氓软件,而他本人也凭此成为中国互联网“流氓软件之父”。

  打着正义之师旗号的360安全卫士(图片来自网络)
  在背上了骂名之后,周鸿祎选择了离开并与2006年正式加入三际无限公司,并成为该公司之董事长,成为奇虎360的掌门人开始涉入网络安全市场,而他的公司推出的360安全卫士软件上市后打响的第一枪便把准心指向了曾经由他负责研发“雅虎助手”。以“正义之师”的名义打着维护网络安全的旗号重新踏入互联网行业,周鸿祎凭借免费的360安全卫士笼络了第一批忠实的用户。
  ·第三重:推出自己的浏览器
  就算有了360安全卫士,就算它保护了网友的系统安全,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作为一款后台运行软件它仅仅存在于系统状态栏中的一枚图标而已,在没有什么大的病毒或者漏洞爆出的时候我们很难想到它不是么?

  奇虎360安全浏览器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
  所以为了进一步拉近与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距离同时又能让网友更好的参与其中,奇虎360推出了安全浏览器的概念。正是因为把网络安全的概念拉了进来也使得它在市面上众多的浏览器软件中脱颖而出,这些都要依赖于360安全卫士对于用户的积累,当然还要感谢谷歌Chromium浏览器的开源项目。

  推出搜索引擎后奇虎360的股价浮动(图片来自网络)
  有句俗话说“步子迈得大了容易扯着X”,含蓄的360浏览器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将自己的搜索引擎置入其中,或许这么做是想给用户一个适应的过程,毕竟国内网友对百度的认可程度是在一个相当高的级别的,所以在几天之前它还是仅仅依靠着浏览器自带的网址导航页面来完成营收。
  第3页:终极目标:结合移动终端将利益最大化
  ·第四重:做互联网的终端
  其实360能够将自家的浏览器推到这个位置并且也有了合理的运营模式,对于局外人来说这已经完全是可以得到认可的成就了。然而在与腾讯的“3Q大战”之后,周鸿祎又带着360的特供机“AK47”与怀揣着“小米”的雷军在微博上开始了口诛笔伐,此次他带来了则是与消费者接触最为亲密的移动终端——手机。令笔者所钦佩的是,360总是能够在推出新品的节骨眼上找到时下最火热的产品做为背景,俗到网友们已经看不下去的炒作方式也是依然奏效(PS:我能说这是因为现在的网友太好忽悠了么?)

  通过合作杀入移动终端市场
  回顾360在这之前做的所有铺垫,从3721上网助手到360安全卫士再到360安全浏览器,周鸿祎的产品一直都是面向非常广泛的互联网市场,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是互联网推广的优势,同时也是360的优势。这些习以为常的服务或者软件在融入网友的生活中时并没有让它们感到有什么不适,默默地影响他们对于互联网的胃口360做到了。
  笔者在上一页的文章中提到了360层层深入的概念,的确,从网址到浏览器再到可以搭载浏览器的移动终端,360就这样按部就班的将它的搜索引擎合乎逻辑的带到了我们身边最常用的手机上。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手机上市潮,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内互联网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正在开始步入垂直整合、追求高附加值产品回报的黄金期。

  移动终端对互联网络流量的占比提升
  好比我们之前繁琐的购物流程,现在仅需在手机或者是平板电脑的购物应用中的记下点击即可完成,从制造商到电商再到物流公司的一整套体系均是由安装在平板电脑上的一个应用来决定。所以360在向移动终端市场扩张的第一步依旧是保守的以置入360旗下的软件为主,打算通过与手机制造商结盟进军移动终端市场,争夺移动互联网入口,而手机制造商也想借此机会依靠360在互联网中的影响力来扩大市场份额。
  ■终极目标:将利益导向自己
  那么从调查报告的数据中显示,平板电脑与手机这些移动终端在互联网浏览的流量占比早已超过了传统的PC,并且平板电脑凭借着大尺寸触摸屏幕的使用而成为消费者首选的购物平台,想像一下躺在床上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将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所以在拥有了足够多的入口资源后,360还可以效仿亚马逊或者是苹果推出基于网络消费类产品,当然也可以是通过合作或者是收购的方式来推行。

  360旗下的购物网站(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笔者一直在拿360说事儿,其实我也不是对它有多大的好感,只是这样的企业太可怕,拥有自己的移动终端,并掌握着这台设备通向互联网的入口,再把它连接到自家消费类网站的来终结消费者从头到脚的购物流程将是它的终极目标。说点题外话,百度对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压制太久了,如果能有另外的竞争者来制约它的话是我们这些IT企业所希望看到的,而超于百度的过程和方法相必只有360自己来掌握。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首页
Copyright © 2012-2020 http://www.it3652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2685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