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配图:中国企业家网)
李开复:
非常感谢高希均教授和郭台铭董事长颁发给我的《华人企业领袖远见奖》。我说不上企业领袖,更不敢自称有远见,我其实真的很平凡,只是有幸在最佳的时间在最佳的环境里出生、学习、成长、发展。我和朋友开玩笑说我是:“大陆原料,台湾制造,美国加工,卖回中国市场。”今天我就谈谈这四点吧!
先谈谈大陆原料。我出生在台湾,算是台湾“外省人”。父亲1949年内战后随着国民党来到台湾。父亲一生心系家国,放弃政坛生涯,专研并写作多本中国近代史和多篇政治评论,因为他总是希望能够看到中华民族的崛起。父亲病危时,告诉我们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完成他的最后一本书,《中国人未来的希望》。母亲和父亲有着一样浓郁的中国情节。她从小对我要求甚高,我的每一篇作文、每一张毛笔字,她都会亲自督促我做到完美。只要我想买书,她一定答应。母亲做的这些其实都是希望我11岁赴美求学时,不要忘本。在我赴美时,我深刻地记得母亲对我说:“不要忘了自己是个中国人。”当她看到我不甚了解为何她这时说这句话时,她给了我两个要求:(1)每星期写一封家信,(2)不可以娶美国老婆。虽然儿时不能完全了解父母,但是父母亲的中国情结像一条无声的溪流,注入了我的价值观。
第二,台湾制造。今天我的大陆朋友到台湾最强烈的感觉不是阳明山、101、凤梨酥,而是台湾保留的中国传统人文气息:人情味、礼貌、真诚。其实这些都是我父亲的写照,也是我从小成长的环境。父亲是个谦谦君子,淡泊名利,力行着“以诚待人”的原则。无论对朋友、学生,他都选择先付出,先利人,不求回报。他最享受的事情就是请学生吃饭,和他们交流,帮助他们成长。朋友有任何需要,他总是真诚地尽力帮助他们。有人认为他这样可能被占便宜,但是他认为“吃亏就是占便宜”,因为你的真诚获得的信任和朋友远远远比偶尔的“吃亏”重要。父亲沉默寡言,但是用他的为人处事照亮了我的道路,像是一种无声的权威指引这我的未来。父亲过世时,两袖清风,但是留给我一件无价之宝,是钱穆先生书写的条幅:“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这十个字是我父亲一生的写照,也是我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