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今年上半年,影视娱乐行业整体环境低迷。
今年电影政策有一个重大调整,就是引进片的数量加大了,光分账大片今年已经是34部。全世界最好的电影基本这34部就全部涵盖了。
2011年,国内电影票房市场130多亿,其中国产电影占55%,进口片占45%。我预计今年整个电影票房市场大概会是200亿左右的规模。但由于引进片数量增加,今年很可能第一次出现国产电影的市场占有率会低于进口片的情况。
所以,大家会看到今年上半年国内电影市场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方面是近78亿元的票房总量、同比37%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却是国产电影锐减的市场份额,萎缩的票房产出。半年内入市的100多部国产影片中,除了6月底上映的《画皮Ⅱ》,没有一部国产电影的票房能够突破2亿元关口。而进口影片中,突破5亿元的影片就有4部之多。
当然,造成中国电影紧张程度的原因,不应该只从进口片这个角度讲,也应该从自身角度讲。我们应该反思的是——烂片的比例太高,经常伤害观众对电影的期待。这和职业化有关。中国电影的专业化时间还是很短的,中间有规模、有诉求的公司比较少。
相比之下,这些年来引进的进口片几乎都是世界上最强的电影,几乎所有的都是系列片,它们在制作成本、营销、品牌衍生上,都是比较强势的。这对中国电影形成了挤压。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对于华谊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华谊已经从早期的电影、电视剧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系统协同模式,转变为现在的以内容生产为中心,“内容+渠道+衍生品”的全产业链协同模式。
对于华谊而言,内容制造是第一板块,不会削弱到第二的位置,但是占比将降低,我希望最好降到三分之一;渠道建设和衍生产品,依赖于电影的核心资产,但是它们的发展会增强我们公司的增和竞争力。现在我们在新的板块上已经获得了非常明显的收益。